新闻中心news

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行为失范”

2024-05-09 04:04:1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儿童安全手机推荐_儿童 安全 手机_儿童安全手机app

从南京开往宜昌的高铁上,六个孩子相对而坐,专心致志地玩电子游戏。中国内地/光明影业

儿童安全手机app_儿童安全手机推荐_儿童 安全 手机

在上海和平公园,孩子们在勇敢乐园里参加运动冒险游戏,感受运动的乐趣,锻炼身体素质。陈宇宇/光明影业摄

儿童安全手机推荐_儿童安全手机app_儿童 安全 手机

浙江绍兴,孩子正在玩平板电脑。徐康平/光明影业摄

儿童安全手机app_儿童 安全 手机_儿童安全手机推荐

河北工业大学附属红桥中学的学生将手机放入管理箱准备上课。 刘冬月/光明影业 摄

儿童 安全 手机_儿童安全手机app_儿童安全手机推荐

中小学生平均每天玩手机或电脑的时间

编者注

随着我国互联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未成年人在享受数字信息带来的便利和快乐的同时,也面临着“游戏成瘾”、“行为失范”等日益严重的成长问题。 ”和“混乱的价值观”。 。 全国两会期间,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话题成为众多代表和委员关注的焦点。 今年年初,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携带个人手机进校园,防止造成不良影响。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造成的后果。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使用移动终端、接触网络游戏的情况如何? 上瘾的风险是否更大? 针对这一问题,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对四川、广西、贵州、福建、湖南、山西等地的9至15岁中小学生进行了分层抽样调查,并发放共发放问卷12000余份。 此外,联合研究团队还陆续对四川、北京、湖南等地的部分中小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了他们对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等行为的了解。移动终端。 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和解决中小学生网络成瘾困境的对策建议。

冯英家里几乎每天发生的争吵都与手机有关。

我有两个儿子,一个上高中,一个上小学。 大一点的喜欢玩手机游戏,小一点的喜欢看短视频。 为了防止儿子沉迷手机,影响学习,冯英最初限制了使用手机的时间。 然而孩子们却“讨价还价”,拿着手机躲了起来,这让冯英更加担心了。

“这将是一场持久战。” 她知道将手机与孩子完全隔离并不是一个好主意,但她找不到“如果归还手机该如何引导”的答案。

类似的苦恼正困扰着许多家庭。 目前,有多少中小学生拥有自己的独立手机?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多久了? 手机成瘾现状如何? 如何精准预防中小学生沉迷手机?

1、使用现状 近半数中小学生因“身份”而希望独立拥有手机

坐地铁、玩游戏、上网课……现在很多孩子每天都需要手机陪伴。

在家长群体中,几乎所有家长都认为“手机的使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抱着这样的想法,李静一直不敢给孩子买手机。 孩子挣扎了半个月:“我们都上初中了,难道还不能拥有自己的手机吗?” “哪个初中生没有手机?” 李静无奈,只能向孩子“妥协”。

我不敢完全脱离手机,但也害怕沉迷其中。 李静和孩子的约定是,手机不使用时应放在客厅,“监管不能停止”。

调查发现,近一半的中小学生拥有自己独立的手机,达到48.56%。 其中,农业户籍中小学生拥有独立手机的比例占整个农业户籍样本中小学生总数的46.95%; 城镇户籍中小学生拥有独立手机的比例超过整个城镇户籍中小学生样本的一半,达到54.34%。 中小学生拥有独立移动电话的比例呈现出从村到县递增的明显分层趋势。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12岁是童年阶段的一个明显时间点。 这个年龄段拥有自己独立手机的比例达到64.29%。 12岁以上人群拥有自己独立手机的比例明显高于12岁以下人群。 在采访中,初中生更多地表示希望拥有自己的独立手机是理所当然的,而相当比例的小学生则表示:“我的父母说,当我走的时候,他们会给我买一部手机。”将来升初中”等等。

12岁往往是孩子从小学到初中的黄金年龄。 学校的升级换代,自然会带来“身份”、“心态适应”等新问题。 研究团队发现,手机作为独立走向成人世界的象征,日益成为中小学生心中连接“婴儿期”和“青少年”阶段的典型形象。 是否拥有独立的手机,成为了一个类似于“成人礼”的性表达的舞台。 因此,应从年龄、年级层面重视“小学升初中”关键节点的学生手机管理,优先解决“身份”和“心态”问题。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适应”。

2. 60%的使用量用于娱乐项目。 网络游戏具有社会意义。

初二学生张雷发现,班上很多同学在玩手机游戏时都不愿意加入。 然而,同学之间的谈话很多都是关于游戏的。 “如果你不参加比赛,你就会被人瞧不起。”

从看同学玩,到“拜师”再到同学教他玩,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张雷就发现了游戏的乐趣。 有时,他会偷偷玩妈妈的手机到半夜。 “当我输了,我想赢,当我赢了,我想再赢。” 玩游戏不到一个学期,张磊的成绩就明显下降了。

手机就像双刃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危险。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调查发现,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主要目的从高到低依次为:在线学习(38.25%)、玩网络游戏(25.37%)、看小说和视频(21.69%)、聊天社交(14.69%),其中娱乐项目占比61.75%。 调查受访者首选的娱乐项目是网络游戏,占比最高,达到41.08%。

调查发现,手机游戏是中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可以参与的最便捷、成本最低的娱乐活动,他们利用手机游戏来对抗相对单调、压力较大的校园生活。 事实上,手机网络游戏蕴藏着丰富的社会意义。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玩游戏已经超越了“娱乐”的价值,更像是为学生在课堂上辛苦一周后“放飞自我”搭建了一个平台。 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会很乐意参与这样一个常见的游戏,而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往往会刻意使用巧妙的话语策略来引诱和动员更多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参与。

“你出局了,这么经典的游戏你都没玩过,可惜了!” “你连游戏都玩不好,以后怎么能成功呢?” “周末游戏全班一起‘拼’,别让隔壁班看不起你,别拖我们班的后腿”……中小世界的“网络游戏”中小学生无形中承载着“我”迅速变成“我们”的社交功能,“游戏带来的即时体验分享”和“愉悦体验传递”在中小学生中形成了独特的社交语言和公共关系。 不同个体的中小学生要么被接纳、融入这个行话群体,要么被排斥、孤立。

3、每天40%的使用时间超过1小时,家长管理效率低下、效果不佳。

“周一至周五不能使用手机,周六周日使用手机时间不能超过一小时。” 这是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乡村教师刘锡聪为学生定下的规矩。

但刘希聪发现,一旦学生离开他的视线,这些规则就很难遵守了。 有些孩子的父母外出工作,爷爷奶奶平时无法照顾他们。 暑假期间,他们整天玩手机,让老人束手无策。 一些老人也告诉刘希聪:“小孩子可以用手机,手机功能很强大,但我们自己却不会。”

许多家长告诉研究团队,孩子玩手机或电脑的时间太多,他们无法控制。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时间大约是多久? 调查样本中,18.81%的中小学生不使用手机、电脑,39.96%的中小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电脑时间不足1小时; 23% 的人使用 1 至 2 小时; 11.82% 使用时间为 2 至 4 小时。 %; 4小时以上的占6.61%。

调查发现,家长在手机管理方面往往会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

初步说服期。 当家长刚发现孩子花太多时间玩手机等移动终端时,往往会采用劝说等软方法告诉孩子停止玩,但这往往不起作用。 孩子常常采取“刻意沉默”、“口头同意但实际行动不改变”、“悄悄远离父母视线”等方式来回应父母的劝说。 当面对孩子的软性反抗时,父母往往会升级训诫,然后采取“严禁”的做法。 虽然此时孩子的行为会发生变化,但内心深处往往会从“软性抵抗”升级为“刚性性抵抗”。 反抗的方式有显性的“哭泣”、“离家出走”、“绝食”等,也有隐性的“抑郁”、“焦虑”、“故意沉默”等。日趋严厉,家长往往被迫改变“被禁止”的行为,进入“谈判期”。

“谈判期间”的谈判包括“口头谈判”和“书面谈判”两种形式。 大多数家庭采取“口头协商”的方式。 经过协商,往往会允许孩子每天在约定的时间、约定的时间里玩手机等移动终端。 有时,这种“待遇”也被视为对孩子的额外“特殊奖励”,比如提高学习成绩、完成额外作业等。 或者是完成家务等目标后的奖励。孩子常常与父母“讨价还价”,以延长玩手机的时间作为交换。

也有少数家庭在“口头协商”落实不好的情况下,采取“书面协商”的形式,形成规范性制度,公开“上墙”限制实施。

调查发现,围绕玩手机的协商治理是一场没有硝烟、“你进我退”的持久战。 由于父母与子女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对等,协商治理在家庭中往往难以完美实施。 各种新情况带来的临时变化和灵活处理,往往使手机使用的“民主”协商变得十分困难。 它正在迅速走向家长权威,然后走向新一轮的禁制期。 然而,孩子们在禁令面前变得更加逆反,往往会采取更有想象力的手段获得手机等移动终端,然后进行报复性的长期放纵。 这种交替常常使家庭很难管理孩子的手机使用情况。

4.自我感知的成瘾程度普遍低于他人对成瘾的评价,且群体间存在明显差异。

目前,青少年因过度沉迷手机而导致的网络成瘾率正在迅速飙升。 游戏成瘾、色情成瘾、网络通讯成瘾、信息超载成瘾等不同成瘾类型导致的持续性抑郁、躁狂,精神疾病等不良精神疾病在青少年中日趋严重,网络成瘾逐渐成为一种新的问题。社会病。 从本次调查来看,中小学生的自我感知成瘾程度如何?

从样本数据来看,80%以上的中小学生玩过网络游戏,占比83.60%,但总体感觉沉迷程度还不是很高。 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对网络游戏的自我感知成瘾程度远低于班主任和家长一对一匹配的数据。 尤其:

男生自我感知的网络游戏成瘾程度普遍高于女生。 选择从不玩网络游戏的女生比例(24%)显着高于男生(9.58%),选择“少沉迷、适度玩”的女生比例(56.36%)显着高于男生选择“46.17%”的男生比例),选择“中度成瘾,能够控制自己”和“很成瘾,一直想玩”的男生比例明显高于女生。

越是厌学的中小学生,自我感知的网络游戏成瘾程度越高。 不同厌学程度的中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存在显着差异。 总是感到学习疲倦并选择“很上瘾、想一直玩”的中小学生比例(18.03%)显着高于经常感到学习疲倦的中小学生(7.35%),很少感到疲倦中小学生对学习感到厌烦(3.09%)和不觉得学习厌烦(1.77%%)的中小学生,明显高于3.25%的平均水平。 经常感到学习疲倦的中小学生选择“适度沉迷且能控制自己”的比例高达44.85%,显着高于29.22%的平均水平。

中小学生学习成绩排名越靠后,自我感知的网络游戏成瘾程度越明显。 班级内不同学习成绩水平的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存在显着差异。 学习成绩在班级垫底、选择“沉迷度高、想一直玩”的中小学生比例(8.70%)明显高于中下游学生中班(4.67%)、中班(2.72%)、中班学生(8.70%)。 中小学生成绩在平均水平以上(2.38%),在班级中名列前茅(1.50%)。

对孩子玩网络游戏持不同态度的家长,孩子对网络游戏的自我感知成瘾程度也存在显着差异。 对孩子玩网络游戏持“严格限制、可控”态度的家长中,孩子从不玩网络游戏的比例(24.96%)明显高于平均水平16.12%; 家长的态度是“玩就玩,总比出去乱来好” 孩子“很上瘾,想一直玩”的比例(分别为15.09%和10.41%) “控制不住”和“感觉不好但控制不了”(分别为15.09%和10.41%)明显高于认为“适度玩耍有利于智力发展”(2.21%)和“ “纪律严明、易于管理”(1.61%)的孩子。

5、对策建议要与排障相结合,让孩子发现手机之外的精彩世界。

通过对中小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父母是否玩网络游戏、居住空间、老师关怀、不喜欢学习、学业期望、与家长沟通频率、父母婚姻状况等。现状、家长管理互联网的态度、安全对孩子的影响 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有着显着的影响。 对此,家庭、学校、社会需要共同努力,引导中小学生建立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走出网瘾的困境。 其中,“家庭因素”的积极干预最为重要,而父母沉迷手机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最大。

在家庭层面,家长的沟通、陪伴、示范、引导是预防成瘾的好方法。 家长要安排好孩子的课余、假期生活,合理作息,真正承担起监管孩子的责任,提高孩子的网络素养,掌握网络成瘾的早期识别和干预知识,引导孩子使用网络工具。绿色上网,及时发现、制止、纠正。 儿童沉迷网络游戏等不当行为。

此外,家长应增加家长对孩子的学业期望,并以适当的时间间隔,通过适当的言语或行动,清晰、反复地表达出来; 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频率。 家长由“每天与孩子沟通一次以上”改为“每天沟通”;教师通过家访、家长学校、家长日常等方式,运用主动策略,提高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效果。社会团体; 增强家长对孩子网络游戏科学管理的干预和指导能力; 改善和巩固家长家庭婚姻状况等,都是家庭积极干预中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有效措施。

在学校层面,要注重“德育认可”和“教育引导”,把中小学生置于关爱体系的中心,切实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的关怀显着影响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程度。 健康、科学、真诚的护理尤为重要。 教师应把中小学生置于学校关怀体系的中心,切实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着力减少他们的厌学情绪,提高他们的安全感,避免在学校里实施“禁止”和“惩戒”方式。打着“为自己好”的旗号,要关爱他人,避免公开给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贴上“标签”,或者进行“绩效纪律”。

此外,学校要落实细化校园管理措施,完善校园通信基础设备的服务功能,确保校园通信功能能够替代手机等电子产品。

社会层面,恢复传统游戏的公共土壤,增加中小学生日常生活的互动性、趣味性和真实性。 要充分关注居住空间对中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 网络游戏正在迅速占领传统游戏逐渐没落甚至被迫退出的土壤。 它们具有逼真的虚拟场景和真实且令人兴奋的沉浸式体验。 、简单易学的游戏规则等特点突破了传统游戏的缺点,日益成为许多中小学生家庭的“机器保姆”。

因此,预防和改善中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以居住地为中心的社会教育必不可少。 这种教育不应通过强行禁止网络游戏来进行,而应构建新的“熟人社会”生存空间,增加学生日常生活的互动性、趣味性和真实性,恢复传统游戏的公共土壤,发展传统游戏。传统游戏。 现代创新形式,抵消中小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成瘾依赖。

研究团队呼吁全社会达成共识:中小学生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必须掌握足够的网络识别能力、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只要各界共同努力,帮助中小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互联网观,形成科学合理的绿色上网习惯,手机等移动终端就一定不会成为“不光彩的祸害”。 ”。

(作者: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与光明日报联合研究组成员:李涛、吴智慧、山娜、陈鹏、方陈、张文婷)

搜索